自己自問都是讀歷史出身的,即使未必可以盡知世界一切的歷事,至少對自己國家的歷史有基本的認識,當看過《世紀帝國 III:亞洲王朝》這個由微軟所發行的歷史模擬即時戰略遊戲的官網後,不免有些意見,因為內裡確實犯了一些非常嚴重的錯誤。
首先要簡介這個遊戲,除了隨機地圖外,尚有三個有虛構成份的歷史戰役:
"15 世紀的中國,鄭和帶領龐大艦隊下西洋,主要任務即在於讓明朝的勢力擴展到遙遠的彼岸, 於是以爭奪權力為目標的提督讓船隻駛向了未知的海洋,讓航行的方向轉向出人意料的西方。
在 16 世紀的日本,某位忠於天皇的將軍統帥之養父:德川家康,率領大軍欲爭奪大位, 就在大戰方酣之際,卻揭發出了出人意料的真相,並意外地在關原之役前引發內部鬥爭,而您非贏不可。
在 19 世紀的印度,受雇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某位溫和中尉再也無法忍受自己的國家被外國佔領,而決意起兵對抗上級。"
(資料來源:微軟網站: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campaigns.html )
大家可能會問,既然指明有虛構成份,那有歷史錯誤描述實是自然不過,但我所指的是關於遊戲裡中國人衣服的問題:

(圖片來源: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downloads.html )
上圖正是該遊戲網站所是供的中國主題桌布,大家是否發覺除了右邊了那兩個將軍外,其餘的人所穿的全部都是清朝的官員及旗主的官服及軍服,竟佔全圖的5分之4以上。
但在遊戲中中國的戰役是發生在明朝初年15世紀鄭和下西洋的時代,而清朝成立卻是在17世紀初的事,中間相距差不多200年,而在日本(16世紀)及印度(19世紀)戰役中也無機會和中國清兵作甚麼樣的大戰,為何作圖片主題的不是明朝官兵而是清朝官兵?

(圖片來源: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07/11/1102.mspx )
另外這張是微軟在台灣促銷《世紀帝國 III:亞洲王朝》活動的照片,那個女的所穿的是清朝格格(公主)的服飾,同樣和中國主題戰役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完全不配。
不過奇怪的是在介紹遊戲裡實質可得到用得到的中國兵種的官網( http://www.ageofempires3.com/asiandynasties/china.html ),那些士兵的樣子卻都是明朝官兵,一個清裝都沒有;
而中國戰役裡的主角服飾(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heroesandvillians.html )也沒有上述的嚴重錯配。

其實大家只要在搜尋器上輸入"明朝"、"清朝",就可以找到這兩個朝代大量相關的資料,包括服飾,到圖書館也可以借到不少相關書籍,這樣的工作對請得起懂得中文員工的大公司來說應該無甚麼困難,除非無知或者懶惰。
我自己猜想遊戲製作小組對中國歷史資料研究得很清楚,所以在設定遊戲內容上不會犯此錯誤,但那些替遊戲繪畫桌美化電腦主題桌布的,以及在台灣為遊戲進行促銷的卻沒有此基本常識,明清不分,結果弄出個怪胎來。
雖然這只是個遊戲,但既然是大公司製作,且屬王牌級作品,就不可以太過馬虎,遊戲公司應好好進行內部的溝通,需知道除遊戲製作那些部門外,美工及市場部門也應對自身產品有充的認知,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些與明朝服飾的相關的圖片資料:
明朝婦女服飾(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gb/1/8/28/c4280.htm )

明朝官員服飾(圖片來源: http://www.ah315.cn/display.asp?keyno=956 )

明朝軍服(圖片來源:http://www.zhcul.com/History/WangChao/MChJShTZh_M161.html )

補充:
其實中文遊戲官網還有一個很好笑的錯誤,在介紹日本文明的部分(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japan.html )有一段:
"在《亞洲王朝》中,日本文明所仰賴的是有效地利用強大的鬼武者與薙刀騎兵"
在英文官網( http://www.ageofempires3.com/asiandynasties/japan.html )且段內容卻是這樣:
"In The Asian Dynasties, the Japanese civilization relies on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powerful Samurai and Naginata Riders"
台灣官網不把"Samurai "譯作"武士",而是譯作"鬼武者",一個由CAPCOM所開發的一個人氣遊戲的名稱,而此遊戲的英文卻是"ONIMUSHA",難道台灣遊戲官網的製作人員有人玩鬼武者玩得太上心上腦,一看到日本武士就只記得鬼武者?
首先要簡介這個遊戲,除了隨機地圖外,尚有三個有虛構成份的歷史戰役:
"15 世紀的中國,鄭和帶領龐大艦隊下西洋,主要任務即在於讓明朝的勢力擴展到遙遠的彼岸, 於是以爭奪權力為目標的提督讓船隻駛向了未知的海洋,讓航行的方向轉向出人意料的西方。
在 16 世紀的日本,某位忠於天皇的將軍統帥之養父:德川家康,率領大軍欲爭奪大位, 就在大戰方酣之際,卻揭發出了出人意料的真相,並意外地在關原之役前引發內部鬥爭,而您非贏不可。
在 19 世紀的印度,受雇於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某位溫和中尉再也無法忍受自己的國家被外國佔領,而決意起兵對抗上級。"
(資料來源:微軟網站: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campaigns.html )
大家可能會問,既然指明有虛構成份,那有歷史錯誤描述實是自然不過,但我所指的是關於遊戲裡中國人衣服的問題:

(圖片來源: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downloads.html )
上圖正是該遊戲網站所是供的中國主題桌布,大家是否發覺除了右邊了那兩個將軍外,其餘的人所穿的全部都是清朝的官員及旗主的官服及軍服,竟佔全圖的5分之4以上。
但在遊戲中中國的戰役是發生在明朝初年15世紀鄭和下西洋的時代,而清朝成立卻是在17世紀初的事,中間相距差不多200年,而在日本(16世紀)及印度(19世紀)戰役中也無機會和中國清兵作甚麼樣的大戰,為何作圖片主題的不是明朝官兵而是清朝官兵?

(圖片來源: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press/2007/11/1102.mspx )
另外這張是微軟在台灣促銷《世紀帝國 III:亞洲王朝》活動的照片,那個女的所穿的是清朝格格(公主)的服飾,同樣和中國主題戰役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完全不配。
不過奇怪的是在介紹遊戲裡實質可得到用得到的中國兵種的官網( http://www.ageofempires3.com/asiandynasties/china.html ),那些士兵的樣子卻都是明朝官兵,一個清裝都沒有;
而中國戰役裡的主角服飾(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heroesandvillians.html )也沒有上述的嚴重錯配。

其實大家只要在搜尋器上輸入"明朝"、"清朝",就可以找到這兩個朝代大量相關的資料,包括服飾,到圖書館也可以借到不少相關書籍,這樣的工作對請得起懂得中文員工的大公司來說應該無甚麼困難,除非無知或者懶惰。
我自己猜想遊戲製作小組對中國歷史資料研究得很清楚,所以在設定遊戲內容上不會犯此錯誤,但那些替遊戲繪畫桌美化電腦主題桌布的,以及在台灣為遊戲進行促銷的卻沒有此基本常識,明清不分,結果弄出個怪胎來。
雖然這只是個遊戲,但既然是大公司製作,且屬王牌級作品,就不可以太過馬虎,遊戲公司應好好進行內部的溝通,需知道除遊戲製作那些部門外,美工及市場部門也應對自身產品有充的認知,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是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些與明朝服飾的相關的圖片資料:
明朝婦女服飾(圖片來源: http://www.epochtimes.com/gb/1/8/28/c4280.htm )

明朝官員服飾(圖片來源: http://www.ah315.cn/display.asp?keyno=956 )

明朝軍服(圖片來源:http://www.zhcul.com/History/WangChao/MChJShTZh_M161.html )

補充:
其實中文遊戲官網還有一個很好笑的錯誤,在介紹日本文明的部分( 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games/ageofempires3/asiandynasties/japan.html )有一段:
"在《亞洲王朝》中,日本文明所仰賴的是有效地利用強大的鬼武者與薙刀騎兵"
在英文官網( http://www.ageofempires3.com/asiandynasties/japan.html )且段內容卻是這樣:
"In The Asian Dynasties, the Japanese civilization relies on the effective use of the powerful Samurai and Naginata Riders"
台灣官網不把"Samurai "譯作"武士",而是譯作"鬼武者",一個由CAPCOM所開發的一個人氣遊戲的名稱,而此遊戲的英文卻是"ONIMUSHA",難道台灣遊戲官網的製作人員有人玩鬼武者玩得太上心上腦,一看到日本武士就只記得鬼武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