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娜娜(日:ナナ,英:Nana),就令人聯想到很多與日本動漫相關的人物及事物了,不過這裡要說的娜娜,卻是神話人物--娜娜女神(Goddess Nana)。
起源與早期型像:
據說娜娜女神起源於蘇美爾—阿卡德時期(約公元前4000年代末—前3000年代)的在烏爾第三王朝時期(約公元前2112—前2000年),當時是蘇美爾神話中的性愛、豐產和戰爭之女神的--伊南娜(Inanna),其本義為「天之女王」(Queen of Heaven),蘇美爾神話中則稱她為「天地之女王」(the Queen of Heaven and Earth)。
早期她的形象與獅子相聯繫(象徵力量),是烏魯克城(Uruk)的保護神、金星神,常常被表現為站在兩個雌獅的背上。蘇美爾神話說她曾經下到地府,但死而復生,返回人間,所以她的雕像以及與她有關的象徵符號和形象(如玫瑰或圓形花飾、八角星、頭巾、獅子、紅玉髓等)也常會在死者的墓中出現,以護佑死者在冥界過上好的生活。
到新亞述時期,娜娜已經在兩河流域地區得到了普遍的接受。由一位烏魯克的城市女神變成了地區性的女神,可以和博斯帕、達都尼、巴比倫、烏爾等城市的許多女神相認同,但她從伊南娜—伊什塔爾崇拜那裡接受過來的基本特徵並未改變。作為太陽神的妹妹、月神的女兒,她仍然是各個城市的保護神,為人們帶來勝利、情愛和豐饒。
中國的娜娜女神
上面簡單的描述了上古時期娜娜女神起源的早期狀況,接著這裡就直接飛到最後中國相關的部份,至於波斯、希臘、印度及伊朗相關詳細(而且很長)的內容,則請到原站看:
---------------------------------
(部份引文)
據王丁考證,此「南太后」即是娜娜女神在漢文化語境下的中國名稱。「南」取其音,「太后」取其義,即「女主」之謂。此題記寫於庚午年,應為北涼承玄三年(公元430年)。由此說明娜娜崇拜至少在5世紀初已傳入高昌。即使這裡的「南太后」就是娜娜,但祠內是否供奉有娜娜的塑像或畫像也不得而知。
由於佛教的大規模傳入,後來的祆教神祇就有可能被當成佛教人物而進入了佛寺的殿堂。斯坦因在和闐丹丹烏里克的佛教寺廟遺址中發現了一組三聯神人物木版畫,中間一位是四臂神。與其旁兩位神相比,這位四臂神顯然是一位女性神(臉上無鬍髭)。
根據德國學者莫德(Markus Mode)的考證,這位四臂神就是祆教的娜娜神。但由於學者們把古代和闐發現的這批木版畫的時間大致定於7-8世紀。因此,即使我們認同莫德所說,娜娜形象在此地的出現還是晚於中國北周時期(557-581年)石棺床上的四臂女神。這是目前在中國內地出土的祆教徒墓圖像中唯一能夠認定的娜娜,現存於日本Miho博物館。
該女神「二手臂舉日月,二手臂放置在裝飾著獅子頭的神壇上」,與前述粟特藝術中娜娜的形象和特徵極為吻合,可以說是中亞娜娜女神的中國版,但時間上先於河中地區發現的四臂娜娜。因此,阿扎佩關於四臂娜娜這樣的偶像崇拜一度受到薩珊波斯正統祆教的壓制,只是在該王朝強大影響力消失後的7-8世紀才得以出現的論斷顯然有誤。"
---------------------------------
---------------------------------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