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包含「認清真相,顛覆常識系列」標籤的文章

流感病毒的「倚天屠龍記」,認清屠禽的歷史與錯誤的邏輯

題解 意 1 :流感病毒 倚 靠 天 然的演化,變成 屠 殺恐 龍 後代—家禽 ( 見 雞是霸王龍的後代 一文 ) 殺手的 歷史 事蹟 記 錄,因此亦可稱之為「 演天屠禽記 」。 意 2 :純粹的人、禽或豬流感雖已有能力對人做成一定的殺傷,但與「雜種」 ( 如 1918 年的豬流感 ) 能傳播全球,做成超過 2 千萬至 1 億人死亡相比則相形見絀,關鍵是 病毒內裡的基因透過某種媒介被釋放出來 , 再與其他病毒基因合成全新類型的病毒 才可以做到,情況就像倚天劍與屠龍刀 內藏的「秘密」 ,需要兩者一同互斬至斷才能得到般。 自 1997 年致現在 10 多年來全球各地幾乎每年都出現禽流感爆發的消息,更出現人類受感染甚至死亡的案例,每次專家們都會警告會有全球大流行的可能,屠禽兼屠人的流感威脅訊息可謂達到「 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各國紛紛聽從世衛的建議,儲備口罩、特敏福及流感防疫針以防不時之需,處於戒備狀態,但每次都像狼來了似的,除了死去一部分禽鳥及極少數人 士 外,一切皆天下太平,直到現在不知從何處走出來,在墨西哥西殺了 100 多人 ( 後來被修正至 30 多人 ) ,被人稱為豬流感的新類型的病毒出現後才破這個局面,儘管直到現在 主要都是 墨西哥人病死, 死亡率為 44/2371=1.86%(7/5/2009 , 世衛網站 公佈 ) ,其 威力連一般流感也不如 * , 但 現在世界各國正全力為防豬流感的傳播而提高戒備,情況猶如面對 SARS 時般 ( 大約是像害怕它變種,就像害禽流感般 ) , 真可謂「 ( 倚 靠 天 演進化的 ) 豬流感 不出,誰與爭鋒 」。 (* 一般流感每年殺 25-50 萬人,死亡率為 0.1% ,可考參考世衛網站: http://www.who.int/csr/disease/influenza/en/ 及維基百科網站: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fluenza ) 歷史 我從前找過有關禽流相關的資料, 發現自 1956 年自今,科學家每年都能從禽鳥身上分離出禽流感病毒,所差的只是發現的國家區、同一國家發現的次數及禽流感病毒的種類株數, 這 50 年來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之間的傳播與爆發是每年都會發生的事情,為此而屠殺家禽更加是「家常便飯」 。 對禽鳥有高致病性的病毒 ( 不限

1918年利用罪犯做人體「死亡流感」實驗?令人意外的實驗結果

在「死亡筆記」中 L 為了測試死亡筆記(Death Note)中規條的真偽,曾經打算利用死刑犯來為筆記進行實驗。現實中確實有人做過類似的事, 1918 年那場西班牙流感做成全球至少 2500 萬 人死亡,有人估計死亡人數甚至超過 1 億 ,佔當時人口 1/17 ,於 1918 年 11 月當至命流於波士頓逐漸銷聲匿跡 的時候,一群海軍軍官為幫助科學家了解流行性感冒是如何傳播,以免將來有更多人犧牲,於是向 100 多個罪犯提議進行至命流感的人體實驗以換取特赦的交易,那些全罪犯最終同意這項交易。 理論上這類實驗的危險性就如同 L 所做的差不多危險,但結果卻是無人感染及死亡 ,這點後文詳述。 以現在的制度來說,像這類給予優厚利益作為人體實驗的報酬的行為是非法的 ( 換句法說 L 那種實驗應該也是非法的 ) ,幾乎只有自願性質的人體實驗才被允許, 。 不過以當時的法 律而言,只要能令大部分人免於死亡,即使讓少部分人受害也是可以接受的,再加上這場至命流感無法傳染給老鼠或兔子動物實驗完全無法實行,進行人體實驗已是 唯一可行的途徑。 -------------------- 實驗一: 在波士頓港迪爾島 (Deer Island) 有 62 名年齡界符 15 至 34 歲的美國海軍訓練中心的士兵,因為在服役期間犯罪而被判入獄 ,他們同意為求特赦而進行這個 。 從病情十分嚴重的流行性感冒患者身上收集鼻腔和喉嚨裡的濃稠分泌物,再把這些黏液噴入受試者的鼻腔和喉嚨或滴入他們的眼睛。此外這個實驗分開幾項,一項是把 流感患者鼻腔內取得的黏液直接塗抹在受試者的鼻腔裡;一項先使用濾膜把患者黏液的細菌過濾,再嘗試把些經過過濾的物質來感染受試者,以測試是不是細菌所做 成的感染;一項則從患者身上抽取血液,並注射到受試者的皮膚裡。 這次實驗還包括模擬在自然環境中人們與流感患者接觸的情況,醫生讓受試者進入因流感而瀕死的病房中,受試者要在病床四周走動,貼近患者的臉頰以呼吸他們的惡臭氣息,而且要深深吸入到自己的肺中,還要與患者交談五分鐘及讓病人在受試者臉上咳嗽五次。 每個受試者都要對 10 位病患做以上同樣的事情,所有病人由開始嚴重發病都不到 3 天,致病因子應還存在在病人的的呼吸系統並具有傳染力,可是實驗結果卻出人意表, 受試者竟無一人感染流感 。 實驗二: 人們再次找另一批位於芳草島 (Isla

耶穌是法老之後?還原被聖經扭曲的歷史真相好書介紹

我想介紹的就是以下這一本書: Ralph Ellis(拉爾夫.伊利斯)著, 李旭大譯:《耶穌--最後的法老 Jesus, Last of the Pharaohs》(台北,波希米亞出版社,2004年11月26日) (繁體中文版) 簡介 : 《耶 穌---最後的法老》一書嘗試將西方的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根源關於它們真正的埃及背景中。所以這三種西方宗教都講述了同樣一個關於一個開創了猶太 人宗教起源的顯赫家族的故事,然而這些人的整個歷史不知何故都失傳於世了,僅僅是在那些神聖的宗教典籍上留下記錄。但是這些在當時看來顯然都是如此重要和 備受矚目的事件,怎麼會都從歷史中消聲匿跡了呢?有些人會認為這些故事都是神話傳說,但是作者要辯解說,它們發生的地點和時期已經被精心篡改過了,以迎合 後來各個時代的政治需要。證據在於,這三種宗教的聖經中的所有事件以及絕大多數人物都能在歷史文獻記載中找對對應,但是只有把它們都放在古代埃及的背景中 才能辦得到。 書中一些令人驚訝的事: 猶太人的領袖亞伯拉罕和雅各原來是埃及的法老,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是法老中的革命者─埃赫那頓的兄弟。 《聖經》中偉大的「出埃及」,其實是喜克索斯王朝從埃及的逃離。 耶穌並不是簡單的鄉村木匠,他是加利利海地區的統治者及600個反叛者的領頭人,以復興西克索法老統治為己任。 耶穌的門徒都是他的兄弟,猶大是耶穌的雙包胎兄弟,耶穌更有妻(也是其妹妹)有子。 耶穌──並未死於十字架,「復活」只是共濟會的入教儀式。 耶穌死於耶路撒冷保衛戰,時為公元65年。 猶太人的叛逆者掃羅是基督教真正的創始人, 把「猶太人的神」變成「大家的神」 。 個人短評: 作 者以其對神學、埃及學、猶太學、考古學、語言學及天文學等知識把各類相關資料進行考證、分析及對比,並作出大膽的推理與結論,簡直是把聖經重新改寫,令人 耳目一新,同時又覺得有點像陳某的 《火鳳燎原》 般,很多人名都被改成另一個,很多情節與傳統所知的有很大的出入( 「火鳳版」《聖經》 ?)。 對流行文化有認識的人也可能會對書中某些用詞有興趣: 「西斯」(Sheshi):「牧羊人之王」 亞伯拉罕的真名之一; 「基拉」 =「上埃及」;「亞拿 尼亞 」、「約瑟」、「伊薩」(耶穌):只是官職名稱或身份稱號......(暫時記到這麼多)。 遲些我打算把書中所還原的歷史在另外幾篇文章整理出來,讓大

對天花與天花疫苗資料補充

-------------------- 以下文章是想為我之前所寫有關 疫苗正反理論分析 作一些有關天花資料補充,從中得到一些有趣的資訊:1)天花似乎有爆發期(19世紀的歐洲)與非爆發期(16世紀的歐洲),直到上世紀才漸漸消失(暫時/永久?),而且未知是牛痘還是弱化天花病毒的功勞;2)天花疫苗的效力及期限其實不高,一來 不能終身免疫 (真正染病的卻可以),二來 連醫生都不信 (所謂5至7年有效期),即使在有效期內要接觸天花病人又要再打(多多益善?)。 要找其他相關資料可以看看 維基天花 的條目。 ------------------------------------------------------ 資 料來源:Frederick F.Cartwright、Michael Biddiss/著, 陳仲丹,周曉政譯《疾病改變歷史 DISEASE & HISTORY》 (香港,三聯,2005年06月01日),P89-115。 天 花可分為三種:重型天花(Variola major),輕症類天花(Variola minor)及牛痘(Variola Vaccinae),牛痘是從牛身上感染的,對人類沒有太大的傷害,輕症類天花是常見於該病流行的區域如16世紀歐洲的傳染病,殺傷力普通,重型天花則多 見於初次接觸天花病毒的區域如16世紀的美洲,因該地區的人口沒有此病的免疫力,染病時情況兇險,死亡率高。不過不論是那一種,只要真正感染過(而非接 種)一次並且復原後,都會對以上三種天花終身免疫,接種也就只在此一認識上而產生的。 儘管在整個16世紀歐洲常見的是輕症類天花,但到了17世紀後卻成重型天花流行的天下(原因可能是人們把傳到美洲的天花重新傳入),對兒童的危害尤甚,為因天花而死亡的人口類別之冠。(來自 維基天花 )16-18世紀,每年死於天花的人數,歐洲約爲50萬人,亞洲約爲80萬人,而整個18世紀歐洲人死於天花的總數,則約在1.5億人以上。 傳說最早使用種痘這種防天花的防病手法是印度人,中國人於10世紀從印度學習此術,把輕症類天花病人快乾的痘瘡上取下痂並把痂碾成粉,把粉吹到受接種人的鼻孔中 , 而歐洲(英國)人則是到18世紀才有此類技術(但方法有點不同),從天花病人的膿包中取出濃液,再把濃液放到受接種者的手臂切害處(人為傷口),讓受接種 者患上較輕型的天花,使其復原後對致命的重型天

江湖術士式的騙局?有關質疑子宮頸癌疫苗成效的醫學報告評論

根據 德國「畢勒福」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研究, 發覺只有證據顯示 子宮頸癌 疫苗對十五到十七歲女孩有預防效果, 至於十二到十四歲的女生 則還未有充份證據 , 當中研究人員「鐸根」認為這與藥廠所發表的結果有出入, 研究人員並且建議 德國政府不要 花大筆稅金 讓十二到十七歲的女孩子接受這種疫苗 。(新聞來源: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1208/1/1aso6.html ) 這明顯與「新聞」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nov/27/today-health5.htm 上說 「女性在10至14歲間接種疫苗,會比15至25歲再打,所產生的人類乳突病毒(HPV)抗體至少高2倍......抗體濃度比較高,理論上防癌效果更好」 所說的相互衝突,那究竟誰說的比較可信? 答案是 「鬼知道」(無人知) ,包括現在任何一個醫學權威﹗ 其實根據醫學界公認的說法(可參考 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anyuetuijian/200609070016.htm ),40至50歲及60至70歲為 子宮頸癌病發的高危年齡,而20歲以前則是極少發病的,因此對這個疫苗療效的測試方法就絕不可能用她們是否患上癌症來做判斷, 因為在常情況下她們絕大部份人不論有無打疫苗,都不會患上此等疾病 。 根據疫苗廠商所說,HPV病毒是引發 子宮頸癌的一個重要元凶,只要人體能在其入侵時能產生足夠專門針對HPV的抗體,那人體即可免於因HPV感染而導致的癌症,如果女性年齡大一點,有了性經驗,便可能因性交而感染HPV,這時即使打了此疫苗也會無效 。另外一方面 ,此疫苗最多只能預防7成左右的 子宮頸癌病發,因為有3成是由其他因素或其他另外100多種HPV(疫苗只預防其中的最重要的4種)感染所做成 。 在這種情況下 ,能用的就是看抗體出現與否及濃度,理論上抗體的濃度越高,就代表疫苗越有效, 可是世界上有些傳染病如例如傷風感冒、淋病、梅毒、甲形肝炎等都是沒有感染復完後即可免疫的優待,而愛滋病更是在即使出現抗體後也無法「免疫」的著名例子 ,HPV病毒會否也是其中之一? 面對這種「事實問題」,我們唯一可靠驗證的方法就是花時間觀察那些注射了此疫苗的年輕女性在年齡達到患上 子宮頸癌

一招破解「人類每天必需喝足夠的牛奶」的謬誤

----------------------------------- (大家可先從 http://richardfx.blogspot.com/2008/10/blog-post_24.html 找到相關爭論資料的網站所推介的文章連結,最好自己從《 牛奶,謊言與內幕(Lait, Mensonges et Propagande) 》一書中看那些針對牛奶有害的詳細資料,如果以上的資料都看過了,做足準備功夫,那應該很容易清楚明白下面的分析,不致產生誤會) ----------------------------------- 歷史 你可能從沒想像過以下簡單的 「歷史怪招」 竟可以把這種被認為 「十拿九穩」 的 「科學理論」 破得體無完膚皮。 如果牛奶因含豐富鈣質而為人類維持健康的必需品,那現在的歷史理應是 有大量飲奶的北歐人及以畜牧為主的民族(如蒙古人)會主宰這個世界,其他以農業為主而極少喝奶(連國際人均最低喝奶量[250毫升]標準也達不到)的國家(如中國人,即使現在也只有22毫升,以前一定更少)則會完全消亡, 可是歷史的發展卻不是這樣。 鈣質是構成骨骼的必要元素,無的話則骨骼無法正常生長,人也無法生存。假設人體一開始就有100單位的鈣(當是天賜或進化出來的),並且會日漸消耗 (每年-2),而平常的食物又無足夠的牛奶,只有其他代替品(每年+1),而生產後代時又要把一部分的鈣質拿給後代(父母每個-10,即後代有20),而 在鈣質相對骨骼體積少於某過比重(1/2)時就會骨折。 那第一代在40歲後便會因骨折而傷殘,而二代則會因鈣質不足而導至骨骼無法正常生 長,未到生育年齡已骨折或患上其他疾病而死亡,即使二代大難不死可以「吃禁果」(如10歲早熟,還有10鈣),那其後代所得鈣質必然更少(2鈣),可能在 嬰兒1-2歲便因骨折而死了,甚至未出世時就胎死腹中,活不過三代即滅亡了,更不用說要打仗或發展文化了。 即 使以上的假設只是虛數,而非真實數字 ,無論如何一個只會不斷減少的餅(鈣質)是不可能支持一個民族繁衍至少1萬年的 (計一計父母的骨格重量體積相對嬰兒的 骨格便可以略為知道那塊「餅」可以分多久) ,明顯有關不飲牛奶會缺鈣或營養不良的理論是不符合歷史的,人類是可以在沒有飲所謂足夠分量的牛奶的情況下得以健康生活,並且生育下 一代。 以上並不是 「以歷史分析科學」 ,而是用 「科學方法」

牛奶有毒還是有益?醫學上正、中、反理論的網站推介連結

要分析牛奶是否有益,醫學上的的資料無論如何都是必不可缺的,因此我在網上搜集了各方面與牛奶相關資料,並把文章及影片的連結列於下方,希望先讓網友自己親眼看看這些訊息,稍後有時間我會再在另一篇文章中把所有資料(歷史及醫學)作綜合的分析。 鏗鏘集 - 牛奶有無益(共2 Part) Part 1 Part 2 新聞透視 牛奶 Wikipedia : Milk http://en.wikipedia.org/wiki/Milk 百度百科:牛奶 http://baike.baidu.com/view/4964.htm 生活起義 牛奶兩面睇 http://www.life123.org/milk.htm 何只毒奶不應喝 http://hk.myblog.yahoo.com/faisaha/article?mid=567 牛奶對人有害無益 ( 轉載文章 ) http://baby.popart.com.hk/newforum2/viewthread.php?tid=115497 牛奶,謊言 與 內幕 ( 轉載文章 ) http://baby.popart.com.hk/newforum2/viewthread.php?tid=115499 牛奶對人體的害處 http://hk.myblog.yahoo.com/iamiris20/article?mid=1079 牛奶利弊,專家怎麼說? http://www.onlylady.com/content-58244.html 喝牛奶到底有益還是有害 http://big5.sznews.com/eating/content/2008-09/17/content_3254839.htm 相關文章: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1)?人類飲牛奶簡史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2)?奶業在歐洲推廣的手法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3)?國際組織推廣牛奶的政策(1950)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4)?關於法國奶業推廣牛奶的補充資料 ------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4)?關於法國奶業推廣牛奶的補充資料

來自《 牛奶,謊言與內幕(Lait, Mensonges et Propagande) 》(p44, p75-p82) 法國奶業相關統計資料 乳品工業為法國帶來超過 200億歐元 的收入,佔歐洲的生產量的 16% ,為全球生產量的 5% 。 乳品工業的收入佔法國農業 20% ,共雇用 18萬人 ,並且是最率先使用宣傳手法的農業。 每位法國人平均每年飲用相當於 半噸 的乳品。 ------------------------- 補充資料: 1960年代未期, 「缺鈣」成為鼓勵人們多喝牛奶的宣傳手法 ,法國的國家乳品生產聯盟、國家乳品工業合作聯盟和國家乳品工業聯盟也同樣順著此勢進行擴張市場的工作。 乳 品同業資料與文獻中心(CIDIL)於1981年立,而成立的目的為藉 「集體促銷」 的宣傳方式來促進牛奶及乳製品的銷量,它「教育」醫生及民眾有關乳製品的 好處,並藉贊助某些「特別號」的醫學期刊, 以醫學權威的身份告訴民眾有關乳品中鈣質的重要性 ,有時則舉辦研討會,例如於2006年在法國醫療年展 Medec中有一個「牛奶與健康:謠言、真相和科學事實」的研討會,目的是為了反擊《健康,謊言與內幕》一書所提到有關乳品的種種不是。 CIDIL 亦與研究和文化部合作,針對兒童製作宣傳展覽 ,如以「日常生活與牛奶」展覽向兒童貫輸飲牛奶是健康的觀念,CIDIL也是「牛奶星球」這個位於南特 (Nantes),以牛奶為主題的遊樂園的合夥人之一。在針對小學方面,CIDIL設立專門的網站,藉著讓教師以低價訂購與乳品相關的整套卡片、書籍、海 報及遊戲, 同時附贈針對家長的資料,把對乳品正面的消息傳入學校內,並且透過配答「教師講義」及學生手冊加強「教育」的成效。 後來乳品經濟同業中心鑑於CIDIL的名稱過於 顯露其商業謀利的性質 ,於是根據1901年社團組織法成立一個名為「營養學研究與資料中心」(CERIN),使名稱看起來比較中立,沒有與業界有任何利益關係,並對外宣稱CERIN是「幫助發展與宣揚飲食和健康的關係相關知識的科學組織」, 但實際上所作的與CIDIL並無多大分別 。 例如CERIN編印的小冊子《補充鈣質,一生不能停》, 反覆強調乳品對補充鈣質的重要性(12頁中共提72次) ,連歐議會也曾贊助此小冊子。另外在巴黎科學工業城開幕「骨骼中心之旅」展覽,是以生理學知識作為招來,實際上也是「教育」市民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3)?國際組織推廣牛奶的政策(1950)

來自《 牛奶,謊言與內幕(Lait, Mensonges et Propagande) 》(p66-p69) 聯合國(美國)對推廣乳品的影響力 1945年10月16日「 聯合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在1945年10月16日於美國成立,其宗旨之一是「為遭戰爭摧殘的歐洲和日木人民提供食物援助」。至於美國為了重振二戰後歐洲經濟及基礎建設而推出達130億美元的「 馬歇爾計畫 」中,對農業方面的支出占了很大的比重,美國又透過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發揮其對歐洲農業的影響力,美國人認為動物性蛋白質是一種優質白質,能像醣類般為身體迅速提供充足的熱量,除了肉類外,奶類是另一種能含有此種蛋白質的食物, 因此在發展農業政策上,糖與牛奶的製造與推廣成為重點項目。 負責此方面政策最有影響力的兩個人物分別為法國人 馬賽爾.奧特(Marcel Autret) 及美國人 菲德烈.史岱爾(Frederick Stare) 博士。前者為藥劑師及合格化學師,於1949年在「聯合糧食及農業組織」擔任要職,入職前曾於巴斯德研究院工作。後者於1942年創辦哈佛大學公共衛學營養系,其出生地為乳製品生產大洲威斯康辛州,二戰時曾在荷蘭研究有關如何解決位於敵國佔領區中營養不良的問題。 二人皆同樣認同糖及含有動物蛋白質的食物如牛奶對身體是極為重要的,對於國家財富及人民健康具有正面作用。 在1950年代初,菲德烈.史岱爾(Frederick Stare)博士其中一項建議為每日飲一致兩杯加糖的牛奶,他又建議根據據緯度,於一些土地上種植甘蔗或甜菜以製糖,他為此政策辯護說糖含高熱量,生產製造上又容易又經濟, 對解決國家的糧食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因時間關係,法國的補充資料只好下次才說吧。 相關文章: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1)?人類飲牛奶簡史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2)?奶業在歐洲推廣的手法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2)?奶業在歐洲推廣的手法

資料來源:來自《 牛奶,謊言與內幕(Lait, Mensonges et Propagande) 》(p57-p71) 背景 在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期間,由於參戰國對軍需品的需求急升,對乳製品的需求亦同步上揚,為乳製品業帶來龐大的利潤,在美國、英國、法國及 西班牙的農業地區,乳製品的增產尤為明顯。可是到了大戰結束後,對軍需品的需求大幅下降,連帶對乳製品的需求也急速下滑, 業界為了應付舊市場的萎縮及繼續向新市場擴張,於是把產品重心轉移到幼兒食品--濃縮奶 ,例如在1930年代,雀巢公司除了生產一般乳製品外也生產需配塔奶類食用的幼兒食品。 到了1950年代、60年代,由於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 「戰後嬰兒潮」 所影響,嬰兒及兒童的數量大增,再加上戰後經濟漸漸復甦,人們的消費力漸強,為乳製品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良機, 乳製品業利用行銷學及其宣傳工具,針對少餵人奶甚至一點人奶也沒有得吃的嬰兒提供乳製品作為替代方案 。 業界先從醫院的婦產科入手,除針對產婦而製作出一系列的廣告宣傳其替代母乳的人工配方,也找了醫院的醫獲人員及藥師代為宣傳, 利用專業人士的權威,使產婦對其乳製品的好處、重要性及必要性更有信心 。業界為了使這些專業人士言計聽從, 通常也會向他們進行一些可被稱為「賄賂」的行為 ,除了提供試吃樣品及禮品外,乳品業界也會開辦一些所謂「研討會」的會議,邀請那些比較高級的醫務人員參加,實為請這些醫獲人員在高級飯店/酒店免費大吃大喝一番。 乳製品業在英國推銷的情況 1920年代未期,業界在小學以低價促銷乳製品,並以 「戰勝營養不良」 為口號,讓小學生好好認識「乳製品」,另外再派人對英國農業部進行 密集式的遊說 , 以讓英國農業部相信「牛奶是最理想的兒童食物」,並助業界宣揚乳製品的好處。 在1934年10月業界終成功遊說英國農業部在英國小學推行 「牛奶法案」(Milk Act) ,法案規定英國所有小學生每天都能喝一瓶牛奶,由政府出資補貼使其價格下降至半便士﹐儘管這項措施一開始不為人們所接受,但方案還是繼續推行下去,而且更把實施範圍擴大到各大機關。 1939年,英格蘭及威爾斯的學校, 有87%的學生每天都喝這些平宜牛奶,即使是中學生比例仍有56% ,不過了1971年 格麗特.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因認為大量攝取乳製品會危害健康而中止這項計劃

(疑問及消息補充)奶類食品是首要及最有效治療中度營養不良兒童的食物!?

相關文章: 「(奇﹗)世衛:奶類食品是首要及最有效治療中度營養不良兒童的食物!?」 連結 補充疑問: 若按照世衛現在承認的,為人類飲食健康標準的 食物金字塔 , 小麥及玉米等穀物屬於要吃最多的食物 ,蔬菜瓜類、生果次之,肉類、豆類及 乳製品又要再少一些, 脂肪、油及糖類則應吃最少。 依此標準,單只靠穀物當然不夠營養,但即使加入牛奶仍是營養不足,因為尚欠蔬菜瓜類及生果, 為何世衛只單獨提出加入屬第3級的牛奶(需要少一些)作為救災食品的標準 ,但對與牛奶同級的豆類及高一級(需要分量較多)的蔬菜瓜類及生果卻隻字不提?它們的成本可比牛奶平宜,這是植物類食物與動動物類食物的一個明顯分別,而且重要性可不比牛奶輕。 要是牛奶因其營養價值高而受重視,那按此標準同級的食物理應受到致少相等的待遇,而比它高級的食物更應獲得優先的考慮,在有限的資源中作出最適當的分配,亦即 分配較多資源給人體需求較多的食物類別 , 若營養價值同等的話則要選一個較平宜的 ,使在運用資源上更合乎成本效益, 獨厚較貴及次要的牛奶而不理較平宜甚至更重要的食物可會犯了邏輯上不一致中雙重標準的謬誤 。 看來上篇無國界醫生國際議會主席符尼爾的那句話 「如果不支持新標準,就如贊同兩重標準 」及今篇 「 為何我們看待糧援時有雙重標準?」 (在下面)是錯誤的, 贊同世衛的新標準才是正真的贊同雙重標準﹗ 補充消息 這天我再次到無界醫生的網站看,發覺在上篇新聞之前, 在9月30日已有介紹世衛開會討論此問題的消息 ,不過對比與開完會後所用的措詞後,卻發覺開會時的用字似乎並不如之後那麼「絕」: "在一些長期被營養不良問題困擾的地區,如南亞、撒哈拉沙漠以南薩赫勒(Sahel)地區和非洲東北部「非洲之角」,很多家庭未能負擔有營養的食物,只能依賴用穀物煮成的粥維生,這些粥缺乏很多重要營養元素。然而, 現時國際組織和捐助團體供應的糧援也主要以穀物為主,並不包含如牛奶這類源自動物的食物,這類食物含有很多兒童所須的營養 。" "「我們不會讓自己的孩子 只進食穀物粥 ,為何我們看待糧援時有雙重標準?」" "「無國界醫生已訂下方針, 至少用一些源自動物的食物 去治療營養不良兒童,我們正努力將這方針更全面地執行。」" 由上述的內容來看,這時世衛對牛奶的定位仍只是「 含有很多兒童所須營養 」的食

(奇﹗)世衛:奶類食品是首要及最有效治療中度營養不良兒童的食物!?

這是來自 無國界醫生 網站的新聞,大意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以 小麥及玉米為主的加強混合麵粉 不再合符治療中度營養不良兒童的食物標準,必需以源自動物的食物( 奶類 )為主才足夠,而無國界醫生亦會跟隨新的標準,但由於要用來自動物的食品,所需成本將會升上,需要達 35億歐元 才足數,無國界醫生的國際議會主席符尼爾還說: 「如果不支持新標準,就如贊同兩重標準,我們會繼續給予糧食援助,但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進食這些食物。」 這個消息真的使我產生了不少疑惑: 1.在世衛現在承認的,為人類飲食健康標準 食物金字塔 中牛奶的比重明顯較五穀少得多(大家讀書時應已經看過), 不是與新標準相互矛盾嗎(犯了邏輯上不一致中自相衝突的謬誤) ?即使那些兒童已處於中度營養不良,如果還可正常飲食,不用打營養針,而且不是只能喝奶的嬰兒,應該不需任何特殊處理,那世衛改為以牛奶為主的理據何在呢? 2.歷史上中國人的主食都是以米及麥為主,只要數量足夠,想餓死都難,奶類只是極為次要的,而明朝之後由於從美洲移植了極為粗生的番薯後,因饑荒而死的人數大減,人口也比從前更能隱定上升,那就證明這些食物是有足夠的營養讓人過度饑荒而不至於因營養不良而死。 為何那些中度營養不良的兒童不能從比較平宜及容且量產的小麥、玉米等植物食物中得到足夠的營養,反而要成本較高及難以量產的牛奶中才能獲得? 3.那句 「如果不支持新標準,就如贊同兩重標準,我們會繼續給予糧食援助,但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進食這些食物。」 是甚麼意思?是表示如果不給牛奶,那無國界醫生的國際議會主席符尼爾及其同事就不會讓他們自己健康的孩子去吃那些原本是給營養不良的兒童吃的救濟品?還是翻譯有誤,真正的意思會不會是如果無牛奶,就連其他可吃的食物也不會送出(給那些營養不良的兒童)? 難道這是奶類製品業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向世衛施加影響力的結果? (這點是在看過 《 牛奶,謊言與內幕 》的內容後所產生的憂慮),還是受近日中國毒牛奶事件影響,身為中國香港 人的世衛總幹事的陳馮富珍可能受某國的壓力,要為中國奶製品業開闢新市場, 把售不出的牛奶包裝成救濟品,騙慈善團體買去使用,以解決中國毒奶滯銷的問題? 以上這些都是猜測,並無實證,只是這兩件事發生得很巧合,不禁讓人有此聯想。 如果之後再想到其他問題,我會再在這裡補充。

牛奶有毒有害,即使無三聚氰胺(1)?人類飲牛奶簡史

此文章同時貼於此網誌: http://richardfx.blogspot.com/2008/10/1.html 關於牛奶含三聚氰胺的新聞己經不知看過多少了,看來事件還會持繼一段時間,不過在這件事被揭發之前的好幾年,就已經出現了不少和牛奶相關的負面資訊,內容大體指牛奶的推廣並非出於為人民健康著想, 而只是牛奶產業唯利是圖的商業行動 ,甚至為增加產量而為母牛注射增奶劑;牛奶並非最佳的鈣質來源、反而導致骨質疏鬆、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等疾病, 總之幾乎是無一樣好 ,可是這種說法與教科書及政府所說的相去甚遠,完全相反,我們又應該信誰好呢? 我想自己是研讀歷史, 若果先從牛奶產業發展的歷史分析入手會比較在行,而且爭議會少一些,這樣可為日後討論一些比較具爭議性的項目,如適當飲牛奶有無害處/益處,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而這次的資料主要來自《 牛奶,謊言與內幕(Lait, Mensonges et Propagande) 》一書,希望遲些會找到其他更多相關資料,當然若有行家高手能指教一下就更好了。 牛奶簡史 來自《 牛奶,謊言與內幕(Lait, Mensonges et Propagande) 》(p54-p56) 牛奶及相關乳製品大約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即人類懂得飼養牛隻時出現,若從懂得飼養綿羊的時期開始計起也只有一萬一千年,飼養山羊及牛則是在懂得飼養綿羊後的一百年, 而食用乳製品的證據則可從六千年前英國的陶器上找到 ,與人類七百萬年的進化史相比,人類食用乳製品顯然是後期的事。 歷史學家布魯,羅修(Bruno Laurioux)在這方面提出北歐及南歐之分,他認為在新石器時代後的北歐人的主食為肉類及牛奶,而且不種穀物,被視為野蠻人,與南歐如羅馬人等以農耕 為主的文明古國有明顯的不同,即使到了中世紀,乳製品已成為日常的飲食之一,但在文化上人們還會視食用奶類製品為窮困,落後的象徵。 不過即使歐洲已有食用奶類製品文化,但直到19世紀未期前,這個習慣還不太普遍,原因是當時的消毒及食物保存技術比較差, 無法防止乳製品「變質」,直接食用尤其是對幼童來說很危險的行為 。另外於1607年出版的烹飪書 《 健康寶庫》(le Thresor de sante)已經能很清楚地描述出「乳糖不耐受症」的症狀 ,一種因人類在「戒奶」後缺少一種能消化乳糖的酶所導致的身體不適,這是大部份人類食用奶類或其製

疫苗正反理論分析總集篇

為方便大家日後閱讀及參考,特別把所有相關的文章連結放入這總集篇內,同時把此篇置於文章精華區。 有關周兆祥 所 著的《免疫針危害健康》書中所列的反疫苗證據請參考這 4 篇文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下面三章則是我對各種疫苗正反理論的分析及看法 疫苗理論有幾科學?評論周兆祥著的《免疫針危害健康》 疫苗理論有幾科學?評論周兆祥著的《免疫針危害健康》 ( 續一 ) 疫苗理論有幾科學?評論周兆祥著的《免疫針危害健康》 ( 續二 )

疫苗理論有幾科學?評論周兆祥著的《免疫針危害健康》(續二)

三 : 疫苗 引致多種嚴重 副作用的 理論並沒有嚴謹的科學數據支持 , 但人們對此仍有很大的 爭議 。 為了方便說明這個的道理, 這裡以一個在美國 1976 年推行注射豬流感疫苗為例,當時 專家發現變種至命流感出現,因害怕會變成 1918 年般在全球的大流行而提議政府為全國 約 2 億的美國人注射此疫苗,當時新哈芬市 (New Haven) 衛生局預防醫學部的主任漢斯.紐曼 (Hans H. Neumann) 曾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寫道: 『如果接受流行性感冒預防注射的美國人數目如同預估的的話,在接受注射的兩天內,會有兩千三百人中風,七千人發生心臟病」「為甚麼?因為根據統計學的預估,不管接不接受預防注射,就是會有這麼多人生病。」「如果一個人在中午接受了流行性感冒預防注射,而同一天晚上發生了中風,有誰不會把這兩件事做任何聯想?」在接受流行性感冒預防注射的一個星期內,會有四十五人發生腦炎,超過九千名病人罹患肺炎,九百人死於肺炎。「這些都是在接種疫苗之後發生嗎?是的,但這並不是疫苗引發的後果。」「這些只是少數幾個例子,說明在接種疫苗當天和那個星期一定會發生的事情。」「從統 計 學的角度客觀公正地看待是一回事,而當事情影響到個人時,又是另外一回事。有誰可以譴責把這些事件連結起來的人呢?因此,這些過失罪以及責任歸屬問題,將是可以預期的。」』 ( 順帶一提,那次流感疫苗注射運動在推出不足一年便告終結,原因人們對此注射運動爭議極大,為避帶來更大的法律問題及政治危機,在為 4 千萬人注射後只好作罷,而專家們害所怕像 1918 年至命的流感卻沒有在美國及全球爆發 ) [ 資料來自源:吉娜.科拉塔 (Gina Kolata) 著,黃約翰譯,《流行性感冒 ---1918 全球大流行及致命病毒的發現》, ( 台北,商周, 2002 年 5 月 20 日 ) , p176-177] 由上述專家所寫的文章我們可以得知為何人們會有疫苗能引發多種嚴重副作用的錯覺, 以及 為何嚴謹的科學統計數據是這麼重要 ,疫苗致病論是人們沒有認真理會統計數據而產生的,那些被人認為是由疫苗引起的副作用及疾病很多時都是由 其他可能損害人體精神肉體健康的因素所做成 , 例如食物化學添加劑 、 各類污染 、 輻射 、 電壓 、 感染 、 遺傳 、 社會因素 等。 無論如何,要知道疫苗是否會 直接導致 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