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90時代,個人電腦主流還是9X作業系統,大多數人上網只有56K,雖然已有像 DrEye 及 金山詞霸 等電腦字典軟體,但是卻是要付費的,也不見有可免費使用的線上字典。但隨著2000年打後,寛頻上網日益普及,免費可用的線上字典日益增多,可免費下載( 靈格斯 )、開源代碼 (GoldenDict , StarDict )使用的字典軟體也出現了(儘管有一些版權問題),連一些原本收費的字典軟體也要變成兩條腳走路,一方面保有高階功能的收費版,另一方面推出免費使用的方案,如連線才可使用的桌面端版( Yahoo聰明筆 ),附帶廣告軟體版( 有道詞典 )或只含有通用字典(沒有專業專典)的普及版( 金山詞霸 )。 除了查字外,發音也是一個重要的功能,這方面與字典網站及軟體一樣,不論是線上還是軟體都是朝日益普及與免費化的(但步找較慢),而且發音質素越來越好,支援的語言種類也越來越多。單子或片語發音顧然是基本功能,但閱讀整個句子及段落也是很重要的功能,一方面可為視障者提供閱讀文章上的便利,另一方面普通人也可以在空閒時利用耳朵吸收更多資訊及學習,目前付費案比起免費方案大體上還是勝一籌,但對一般大眾(包括說普通話及廣東話的)來說免費方案已經是相當不錯及夠使用了。 整句或整段翻譯功能很早就與字典軟體/網站共存,支援語言互譯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基本上只有免費線上翻譯服務而沒有離線可用免費的翻譯軟體(繁簡中文互譯除外),不過直到目前為止,它的準確性還是強差人意,很多是只能翻譯出大概的意思,甚至完全不知所云,因此其重要性並不如查字及發音功能,通常只為快速略知外語網站的內容大意而使用,付費請人或公司翻譯才是真正實用的服務。 至於網路百科全書, Britannica (大英百科全書)至今仍是一部權威、深受歡迎的付費百科全書,但像 維基百科 般可以全民參與編寫及使用的免費百科全書的影響力卻與日俱增,雖然有部份學者指出大英百科全書仍由專業人士所寫,資料來源皆有註譯標明出處,比較可靠,但在維基百科中很多文章皆有註明資料來源出處,其可信性似乎未必低於付費的百科全書,只是小部份具有爭議性的條目會糟到持不同意見者常常修改的問題,而像 百度百科 、 互動百科 等中國大陸出品的免費百科全書雖然內容豐富,某些條目比維基百科更詳盡,但很多文章禸容卻有抄襲他人作品的問題 相關網站連結: 免費 線上...
以談談電腦、開源軟體、科學邏輯、醫學、宗教及流行文化為主的網誌。